这里牵扯到一个发力合理流畅的问题。也就是常说的腿腰臂用力的协调。这里包含着引板的空间是不是充分,通过蹬转挥臂的速度是不是迅捷,触球瞬间的吃球摩擦是不是充分。这些都影响拉球的旋转。解决这个问题先从击球框架入手,腿腰臂要协调用力,不能散,尤其肘不要在体侧拉动过大,保持用力的一致性和整体性。在这个前提下,适当加大迎球距离,加快迎球速度。3挥臂在蹬腿和转腰使得球拍有了较高速度的基础上,发力挥臂击球,可使球获得更高的速度或旋转--与猛摩契合。触球瞬间调整好板型,调节好打摩比例。
发球、接发球和发球抢攻是乒乓球实战中的重要环节,一般统称为“板”。由于每一分球的争夺都是由此开始,所以处理好“板”往往能起到先发制人的作用,这也正是中国乒乓球队长盛不衰的传统法宝之一。
发球技术一般由抛球、挥拍触球两部分组成。总结各类发球技术,他们的关键点有如下2点:
1、球拍摩擦球的部位和用力方向要准确,尽量用相似的动作发出不同旋转的球。
2、以前臂、手腕发力为主,但应注意腰部的协调配合,以提高发球的质量。以右手持拍为例,正手发球时,身体通常从右脚移至左脚,反手发球时则相反。
3、每次触球之后,手臂都应顺势挥动,并迅速还原。发球时传统的准备姿势(以右手持拍为例)为:正手发球,左脚稍前,身体略向右偏斜,左手掌心托球置于身前偏右侧;反手发球,右脚稍前,身体略向左偏斜,左手掌心托球置于身前偏左侧。
比赛紧张很正常,一般球友都有这个过程。
一是要多打比赛,打多了见多了就不怕了;
二是自我暗示,不把输赢看得太重,就把比赛当成检验自已技术水平的手段,总结分析赛中的失误,赛后有针对性的练习,这样坚持下去,后不想赢就不行了;
三是比赛感到紧张时,可以做深呼吸,原地跳一跳,转转圈,把拍子转一转;
四是注意力集中,认真打好每一板球,每一分球,不看比赛分数。
比赛时紧张是人的正常现象,适度的紧张是有助于比赛取得好结果的,可以让你思想上重视起来,心里去充分地准备比赛,这是有利的一面。但过度紧张就会影响动作的完成,起不好的作用了。想赢怕输的心理是常见多见的心理因素,可以通过多参加比赛,以实际场景磨炼心理意志,时间长了也会改变的。也可以在平时训练中模拟“关键时刻”——从9:9或10:10开始计分,锻炼心理抗压和承受能力,类似的有针对性的训练也有助于心理素质的提高。可以一试。所以,你说的打球一直快,慢不下来,想把速度降下来,这是寻求节奏改变的主动想法,也是掌握和把控比赛的积极之举。
以上信息由专业从事陪练型乒乓球发球机批发的双蛇体育于2025/4/23 17:26:22发布
转载请注明来源:http://huaian.mf1288.com/shuangshe-2857454725.html